圖書館空間的起源,來自一個人拿著一本書走向光明。
——路易斯·康
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
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
一千三百年前,大唐明星孟浩然在襄陽,留下詩歌《春曉》。永恒的自然力量,觸發詩人的情感,也點燃設計師的靈感;于是,有了“網紅打卡地”——襄陽市圖書館新館。
襄陽市圖書館新館,位于東津新區,是一所集藏書、閱覽、信息處理、學術交流、新媒體示范、推廣應用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場館。以繁華喧鬧城市中的自然靜謐空間體驗為設計主旨,在借助光與線條塑造空間優美造型的同時,注重地域純樸人文、自然、人性化的細節融入。
自古以來,襄陽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,更是歷史文化名城、荊楚文化的發祥地。聚書山林、建院講學,追溯傳統、回歸自然。諸葛亮躬耕于古隆中的山林間,孟浩然歸隱在鹿門山的幽林……襄陽市圖書館新館,建筑形態與空間造型理性結合,白色智慧樹在歷史及自然中和諧統一。
2、門廳、文化長廊
自然的光借著季節推移,透過建筑空間,讓人感受到細膩光線變化賦予空間不同的氣氛,就像文化歷史長河的流淌,讓空間記錄萬象。白色天空,輕盈的線性光帶,宛如“漢水”在空間流淌,帶來緩緩生機。
3、陽光中庭
蜿蜒峽谷,光線流動,中央的智慧樹向陽而生,帶領我們走向光明,燈光透過其間篩下無數光斑;四季與時光推移,空間仿佛詩歌般揭示真理,體現靜謐的殿堂空間特質。
4、中庭閱讀區
人們在此親近書籍,空間是靜止的,唯有時光緩緩流淌。從天井引入自然光線,在靠近中庭周圍營造自然親切、舒適的閱讀氛圍。
5、創意閱讀區
以“開放、靈活、取閱融合”的理念,通過漸變擴散性藝術陳列,讓點、狀、面光柔和舒適,亦如浩瀚星空的無限延伸和探索。書架與座椅豐富、靈活的空間組合,讓閱讀體驗更自然、輕松、人性化。
6、三國文化研究中心
歷史文化長河環形流淌,熠熠光輝照亮墻面“書簡”般的藏柜,每本書籍都如篆刻的文字,以古樸的空間,記載傳承。
以光、書、人之間的結合,體現圖書館的空間本質,實現歷史與現代的融合、共性與個性的融合、實用與象征的融合。
項目概況
項目名稱 | 襄陽市圖書館(新館)
總建筑面積 | 54289m2
設計面積 | 室內44400m2;幕墻外觀48600m2
完成時間 | 2020年4月
設計內容 | 室內設計、幕墻設計、外立面方案優化設計
設計團隊 | 辦公事業部設計三所、幕墻所、外觀所
主創人員 |
室內設計:潘少飛、宋啟程、羅文瀾、涂波
幕墻設計:鐘曉坤、馮小強、劉偉
外立面方案優化設計:楊安強、顏蒿山